超白浮法:
1) 當前超白浮法玻璃生產技術相對成熟,幾大浮法玻璃企業均具備生產能力,成品率約80%。從生產成本看,超白綜合成本在1950元/噸左右,主流售價2000-2300元/噸,毛利不高。
2) 目前7條線在產,共計日產能4200噸,但目前德陽信義、咸寧南玻均有轉產超白計劃,據卓創資訊調研了解,超白玻璃需求面逐年增加,尤其今年增速約30%,但當前大致容納10條線產量,還存在一定市場空缺。主要消費市場集中在華南、華東、京津地區,西南也有一定需求量。
3) 需求看,主要建筑幕墻、家具、展柜、彩晶、4s店、裝飾,其中以中空方式用于幕墻最多。
超薄電子玻璃:
由于國外旭硝子、板硝子等長期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,2011年以前國內超薄浮法玻璃僅洛玻具備生產技術,隨后南玻、信義等先后投產,近幾年市場快速發展,逐步步入成熟階段。
國內超薄浮法線統計表
企業名稱 |
日產能(噸) |
投產時間 |
河北視窗玻璃有限公司 |
150 |
2011.11 |
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 |
150 |
2013.09 |
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|
200 |
2014.02 |
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|
龍玻250 |
-- |
龍海200 |
-- |
|
河南省海川電子玻璃有限公司 |
150 |
2014.03 |
清遠南玻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|
350 |
2015.02 |
信義節能玻璃(蕪湖)有限公司 |
500 |
2013.04 |
目前國內共計8條線在產,合計產能1950噸/日,據卓創了解,0.2mm超薄玻璃已達到批量生產,蚌埠中建材0.15mm極可能在后期達到批量生產。超薄玻璃技術已相對成熟,成品率已經相對較高,正常成品率達到70%-80%,甚至可以達到80%以上,但質量控制難度依舊較大,離子超標問題出現依舊較多。另外國內技術依然相對落后,目前除宜昌南玻有高鋁產品外,其他均為中鋁或普通鈉鈣產品。
雖然近年來智能化帶動超薄電子玻璃需求增速較快,但國內游高端市場份額依舊被康寧、旭硝子等國外品牌占據,高端手機屏80%以上是康寧、旭硝子的,山寨機及電腦等80%國內自供。
目前市場情況看,旭硝子、板硝子通過泰國、越南基地對我國免稅出口,大量低價傾銷至國內,國內售價大幅下滑。以1.1mm為例,旭硝子產品國內售價15元/平米,板硝子13.5元/平方米,國內自產產品僅能賣到13元/平方米以下。目前國內超薄銷售難度較大,庫存相對較高。
Low-e玻璃:
據卓創資訊估算,目前國內low-e玻璃市場年需求量接近2億平方米。目前單銀low-e產能已過剩,主要表現在一些小企業開工率不足50%,大型企業開工率僅能達到60%-70%。雙銀low-e逐步進入成熟階段,目前較單銀low-e價格高出13-15元/平方米,但成本僅高出50%,利潤相對較好,大型品牌企業雙銀low-e訂單占比可達到30%左右。三銀low-e因生產工藝需先鋼化再鍍膜,生產難度高,并且價格高位,客戶接受能力低。
目前一二線城市住宅普遍low-e使用率較高,可達70%。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節能環保及高端需求的擴大,超白low-e發展迅猛,目前需求正以30%以上增速快速增長。